<var id="r9drl"><dfn id="r9drl"></dfn></var>

<sub id="r9drl"></sub>

<nobr id="r9drl"><listing id="r9drl"><sub id="r9drl"></sub></listing></nobr>
<address id="r9drl"><big id="r9drl"></big></address>

        <thead id="r9drl"></thead>

      <big id="r9drl"><listing id="r9drl"></listing></big>

        占用他人半畝耕地,賠償損失1000元

        2022年12月14日 18:11:37    來源: 天山網-新疆法制報

        法官調解現場。通訊員 張美越攝.jpg

        調解現場。通訊員 張美越 攝

          天山網-新疆法制報訊(記者李續群 通訊員唐杰報道)12月12日,昭蘇縣人民法院審理一起財產損害賠償案件。

          今年7月,昭蘇縣察汗烏蘇鄉達力圖村村民趙某承包他人耕地56畝,同鄉村民鄧某也承包他人耕地64畝。雙方承包的耕地相鄰,且均種植了小麥。

          今年4月20日,鄧某在未與趙某協商情況下在耕地中挖溝劃分界線,鄧某此舉占用了趙某的耕地,同時損壞了趙某正在生長的麥苗。

          6月,在奎屯務工的趙某返鄉后向鄧某索要小麥賠償款,當地村委會也多次介入協商均未果。

          9月,趙某將鄧某訴至昭蘇縣人民法院,請求鄧某依法賠償小麥損失3600元及誤工費2100元。

          案件辦理中,承辦法官詳細了解案情、與雙方當事人、村委會工作人員一同前往小麥地現場進行實際測量、對小麥實際收成進行評估。經核實,被告鄧某確實占用了原告趙某半畝耕地。因雙方前期溝通不到位,對抗情緒較大,考慮到“面對面”調解會使雙方對立情緒激化,加之該案件訴訟標的小、案情不復雜。法官便轉變方式采用“背靠背”調解,一方面向原告趙某說明被告鄧某占地毀苗行為確實存在,若開庭審理,需待小麥秋收后經鑒定才能作為判決依據,第三方鑒定的費用遠超出其主張的損失。另一方面,法官向被告鄧某擺事實,講道理,并結合民法典對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釋法。經過2小時的努力,雙方達成調解協議:被告鄧某當場向原告趙某履行小麥賠償款1000元。至此,該案得到圓滿化解。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 姜嵐 ]
        營業執照注冊號:91650102766838851Y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5120170001
        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新B2-20050008 新公網安備 65010202000013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3108311 新ICP備11000096號
        舉報熱線: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舉報電話: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damarsarkilardinl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網 版權所有
        被十几个黑人两根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