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年會召開 堅定信心,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
2022年12月18日 09:24:16 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12月17日,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主辦的“2022—2023中國經濟年會”在北京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召開。本屆年會主題為“認真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推動我國經濟運行整體好轉”,與會專家學者分別就著力擴大國內需求、高水平對外開放、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等議題展開研討。
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明年我國經濟運行有望總體回升
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分析,今年經濟增長與年初的預期目標存在差距,但其他多項指標都較好完成,一些面向未來的結構性指標有突出表現。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脫貧縣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沒有發生系統性返貧、規模性返貧。產業升級取得積極進展,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和出口量均為世界第一,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出口達到70萬輛,增長超過1倍。糧食產量連續8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國際收支狀況良好,國家外匯儲備保持在3萬億美元以上。在全球通脹創40多年新高的情況下,我國物價水平保持平穩,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左右,糧食安全、能源安全、人民生活都得到有效保障。
拉長時間看,過去3年我國經濟平均增速明顯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時也要看到,當前我國經濟運行仍然面臨不少風險和挑戰。韓文秀說,從國內來看,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還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從國際來看,外部環境動蕩不安,世界經濟可能面臨滯脹的局面。
明年我國經濟運行形勢如何?
“明年我國經濟運行有望總體回升,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資源要素條件可支撐?!表n文秀表示,今年以來,我們先后出臺實施了一系列擴大有效需求、促進結構優化的政策措施,包括減稅降費退稅緩稅,創設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用于支持擴大有效投資,推動擴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等措施。這些政策措施下一步該延續的延續,該優化的優化,政策效應將在明年持續顯現。
加強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
我國經濟具備合理增長的條件,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必須要付出艱苦的努力。
“明年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的合力?!表n文秀說。
今年,我國實施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總規模約2.4萬億元,全年新增減稅降費和退稅緩稅緩費預計超過4萬億元,綜合施策助企紓困。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明年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必斦扛辈块L許宏才分析,加力主要體現在:一是統籌財政收入、財政赤字、專項債券、調度資金等,保持必要的財政支出強度,持續推動財力下沉。二是合理安排赤字率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確保政府投資力度不減。三是加大中央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力度,兜牢兜實基層“三?!钡拙€。
提效主要體現在:一是完善減稅退稅降費政策,增強精準性和針對性。二是進一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支持補短板、強弱項、固底板、揚優勢。三是更好發揮財政資金引導與撬動作用,有效帶動擴大全社會投資并促進消費。四是完善財政資金直達機制,深化預算績效管理。五是持續創新和完善財政宏觀調控,注重加強與貨幣、產業、科技、社會政策協調配合。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表示,簡單概括就是總量要夠、結構要準??偭恳獕?,既包括更好滿足實體經濟的需要,也包括保持金融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資金價格維持合理彈性,不大起大落。結構要準,要持續加大對普惠小微、科技創新、綠色發展、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要繼續落實好一系列結構性貨幣政策。效果好的可以酌情加力,對一些具有明確階段性要求的政策,要及時評估,可以按時有序退出,也可以根據需要延長。
更好統籌各項政策,要堅持系統觀念和實踐標準。韓文秀表示,各方面都要增強全局觀,加強與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及時發現和調整政策執行的偏差,清理和廢止有悖于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文件。
提振發展信心,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
韓文秀說,做好明年的經濟工作要從戰略全局出發,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堅持抓主要矛盾,抓關鍵環節,帶動做好其他方面的工作。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中,把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放在各項工作之首?!比珖f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寧吉喆說,今年1—11月,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了0.1%,著力擴大內需是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的當務之急。
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寧吉喆認為,第一,支持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完善住房保障基礎性制度和支持政策。第二,釋放出行消費的潛力,推進二手車交易登記跨省通辦,便利二手車交易。第三,積極發展服務消費,要大力培育發展養老育幼、文化旅游、醫療健康、家政服務等服務消費。第四,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第五,通過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有效帶動全社會投資,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國家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建設。
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說,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是實現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的重大舉措。當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加快調整和重塑,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立足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著力補強產業鏈薄弱環節,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認為,扎實做好利用外資的各項工作,首先要牢牢抓住改善營商環境這個“牛鼻子”,國際投資者在全球開展布局,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各個國家營商環境的投票。要加快構建國內統一大市場,破除地方保護主義和行業壁壘,落實好外資企業國民待遇,保障外資企業依法平等參與政府采購、招投標、標準制定,加大知識產權和外商投資合法權益的保護力度。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把我們國家的市場環境、產業環境、發展前景等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吸引更多更高質量外資。
“明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的重要一年。做好經濟工作意義重大,我們要堅定信心,奮力拼搏,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以高質量發展的新成效,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表n文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