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r9drl"><dfn id="r9drl"></dfn></var>

<sub id="r9drl"></sub>

<nobr id="r9drl"><listing id="r9drl"><sub id="r9drl"></sub></listing></nobr>
<address id="r9drl"><big id="r9drl"></big></address>

        <thead id="r9drl"></thead>

      <big id="r9drl"><listing id="r9drl"></listing></big>

        新疆經濟看亮點丨重農抓糧不放松 新疆連續七年糧食豐收

        2022年12月18日 00:27:00    來源: 天山網-新疆日報原創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 劉毅 高峰

          據國家統計局核定,今年新疆(含兵團,下同)糧食種植面積、單產、總產量實現三增長,糧食實現連續7年增產,產量為1978年以來第二高位。

          今年的豐收來之不易,全疆各地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積極應對各類風險挑戰,不誤農時抓好農業生產各項工作,各地主動壓實糧食生產責任,多措并舉促進糧食生產提質增效和科學防災減災,全年糧食實現增產豐收,將飯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中,裝上了優質糧食。

          政策保障到位 糧農信心十足

          糧食連續豐收,離不開有力的政策保障。

          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種植業和農藥管理處處長湯義武介紹,今年,自治區高度重視糧食及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工作,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穩定“三盆地一河谷”主產區糧食生產,擴大糧飼兼用型玉米種植,確保糧食生產安全,穩步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各地采取過硬措施,拿出過硬辦法,全面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加大拋荒治理力度,實行種植結構調整,落實糧食生產任務,夯實糧食生產基礎。全區糧食播種面積3650.85萬畝,較上年增加93.34萬畝,增長2.6%,創1978年以來歷史新高。

        12月初,尼勒克縣冬小麥陸續出苗,長勢良好。曹明攝

          為了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全區強化政策支持,不斷強化農民種糧收益保障。自治區統籌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和兩批次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資金,實現小麥補貼應補盡補,提振農民種糧信心。同時,自治區自籌資金設立大豆、花生專項種植補貼,按照花生500元/畝、大豆300元/畝的補貼標準,對大豆、花生種植戶進行補助。切實緩解了農業生產成本上漲對糧農增收影響,讓農民種糧擴油有利可圖,充分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

          在全區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全區夏糧、秋糧面積實現雙增長,比重趨向均衡,谷、豆類作物面積實現增加,薯類面積保持穩定,糧食穩產保供能力不斷提升,糧食安全基礎更加牢固。

          生產結構優化 種植水平提升

          “穩定生產面積的同時,全區還從技術層面不斷提升糧食生產能力?!睖x武介紹,今年,全區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積極開展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行動和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不斷夯實糧食生產地力基礎。將糧食綠色高質高效行動與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大力推廣規范化播種、深耕深松、水肥一體化、氮肥后移、“一噴三防”等關鍵性增產技術,推動糧食增產挖潛,不斷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同時,全區按照優先保障糧食生產用水的供水原則,堅持問題導向,研究解決農業灌溉用水問題,全區農業灌溉用水得到有效保障,未發生區域性春旱和“卡脖子”旱。

          通過積極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2022年全區糧食單位面積產量496.73公斤/畝,每畝產量比上年增加8.81公斤,增長1.8%,單產水平居全國第二位。

          “全區糧食生產結構也得到進一步優化?!睖x武說,今年,全區加快“碎片化”土地集中整合流轉,促進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的擴大和規?;洜I,糧食種植向優勢產區集中,促使南疆區域糧食單產水平同北疆區域逐步縮小。主要秋糧作物玉米實現結構進一步優化,北疆區域重點抓好優質專用加工型玉米生產基地建設,保障食品、飼料以及玉米精深加工企業所需原料供給;南疆區域重點抓好玉米品種更新,提高玉米產量和品質,擴大青貯玉米、苜蓿等優質飼草料種植面積,推廣“小麥+青貯玉米”復播模式,不斷提高畜牧業飼草料供給保障水平。

          科學防災減災,豐收保障有力

          農業綜合生產水平的提升不僅體現在種植管理環節,還體現在抵御風險的能力上。

          湯義武介紹,今年,為應對農業生產期間冰雹、暴雨洪澇、大風等災害,自治區人民政府堅持“早預警、早防范、快處置”的防災減災工作思路,制定印發《2022年水旱災害防御工作方案等五個文件的通知》,明確水旱災害、風災及低溫凍害等五個重點領域防災減災技術措施,為各地科學防災減災提供了工作遵循。

          每逢關鍵農時,自治區農業農村廳、新疆農業科學院、新疆農業大學等單位及時選派專家、技術骨干組成專家調研指導組,深入全疆14個地(州、市),幫助農民解決農業生產技術難題,提高防災減災能力,推動關鍵措施落實到田,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

          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加強與氣象、水利、應急管理等部門溝通會商,對重要時段、重點區域加密氣象和病蟲災害監測預警,強化應急值守,落實防災減災措施,力爭重災區少減產,輕災區不減產、無災區多增產。

          湯義武說,今年,全區農作物受災面積和經濟損失較上年同期明顯減少,農業生產防災減災能力不斷提升,為奪取全年糧食增產豐收奠定了堅實基礎。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 劉芳 ]
        營業執照注冊號:91650102766838851Y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65120170001
        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新B2-20050008 新公網安備 65010202000013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3108311 新ICP備11000096號
        舉報熱線:0991-3532125 涉未成年人舉報電話:0991-3532125
        Copyright :copyright: www.damarsarkilardinl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天山網 版權所有
        被十几个黑人两根同进